宁乡沪农商村镇银行

首页> 关于我们

区县动态

在灾后重建中将改革进行到底

发布时间:2017-08-22来源:今日宁乡浏览字体:[      ]

当前,我县抗击洪灾的工作重心已全面转到灾后重建上来。省委常委胡衡华同志接任长沙市委书记后把来宁看望慰问受灾群众、督查指导灾后重建作为调研的第一站,于7月28日现场要求“坚持民生优先,坚决打赢灾后重建攻坚战”。县委书记周辉在沩江城区段水利综合整治工作调度会上强调“我们这一届党委政府要给宁乡的未来留下历史经典,从一开始就要有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多留遗产、少留遗憾”。灾后重建是一场艰巨繁重、名副其实的“硬仗”。打造历史经典,要求充分发挥改革攻克碉堡、啃硬骨头的优势,在灾后重建中将改革进行到底。

一、灾后重建为改革项目的落地落实提供了机遇和土壤

所谓危机,就是危难中蕴含机遇。对宁乡来说,两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就是当前共同的最大危难。这场危难打破了既存现状的同时,为改革创造了机遇、提供了土壤。

1.重压之下必能聚合。尽管特大洪灾淹没了集镇、耕地,冲垮了河堤、山塘,冲断了公路、线路,冲毁了民房、财产。但是,宁乡人民的精神没有垮,宁乡干部的中坚作用没有垮,宁乡发展的主阵地——城区、园区、景区没有垮,宁乡建设发展的主阵地、主力军风采依然,依然能够推动支撑我们宁乡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我们始终对生活充满了期待与自信,广大干部自始至终充当着宁乡的顶梁柱。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宁乡干群和大地在承受洪水冲压的同时,更在为改革和发展积蓄正能量。

2.重创之后必会聚焦。自6月底投入到抗灾以来,从全面抗灾救灾到灾后全面重建,全县广大干群夜以继日地持续奋战了30多天。30多天来,宁乡没有被洪水击败,宁乡145万人民不屈不挠、越挫越勇,全县士气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干克难、共渡难关,背靠背、手拉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并肩奋战在堤上、船上、路上,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各级领导倾情关心宁乡,各界媒体聚焦关注宁乡,广大乡贤乡友和志愿者纷纷投入到抗灾救灾之中,外界关注进一步聚焦。这些恰恰为改革凝聚了前所未有的共识。

3.重任之前必将聚变。洪水造成灾难的同时,也同步带来了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和发展环境的变化。现在,宁乡面临着“三个关键期”:一是争取政策的窗口期,各级党委政府在物质上、政策上重点向宁乡倾斜,这是争取项目资金,争取国土、规划、用电等改革政策的最佳时期;二是由破到立的重构期,洪灾使已有的土地格局被打破、已有的居住习惯被打破、已有的生产条件被打破、已有的思维认识也被打破,逼迫我们根据灾后新形势来重构和改革;三是追赶跨越的加速期,洪灾教训我们,要以改革思维来提升规划理念、建设标准、配套水平,这势必将积蓄“核聚变”的能量,掀起改革发展新热潮。

危难之时,就是改革之始。我们要迅速从灾后的伤痛中走出来,善于从危难中抓住机遇,敢于打破常规深化改革,一鼓作气、一杆到底,在重建中下好改革之力。

二、让灾后重建多留经典不留败笔就必须运用改革思维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改革的历程中,充分运用了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等,这些实质就是“改革思维”,更是灾后重建工作中应有的思维。

1.历史上的教训警示我们,灾后重建要运用好战略思维。历史上,缺少战略思维的教训比比皆是。1969年特大洪灾后,不少乡镇、行政村忽视自然规律,简单地把冲垮的河坝、耕地修复,未能因势利导来建设湿地、保护自然,结果还是屡遭水灾之苦;相反,近年来湖北大力推进湖泊水利综合治理,着力推动退垸还湖、退田还湖、退渔还湖,重归“千湖之省”,实现了“人进湖退”到“人湖和谐”的转变。可见,适量就是水利,过量就成了水害,关键在于因势利导。我们不能走一步看一步,要以史为鉴,立足全局视野,胸怀战略思维,善于将灾后重建工作置于纵向的历史进程中、横向的区域比较中来谋划考量,科学地在灾后重建上下好改革之力。

2.短视后的错误提醒我们,灾后重建要运用好系统思维。现实里,洪水冲垮河堤上、堤垸中的民房,泥石流吞没村庄等事件屡屡发生。今年6月,四川茂县就发生整个村庄被山体垮塌后泥石流覆盖的悲剧。造成悲剧的原因,恰恰在于人们缺少长远目光、系统思维。殊不知,违背大自然规律,终究是要还的,你让水没有出路,水就让你没有出路!将改革落实到灾后重建上,应充分运用系统思维,立足长远来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关系,使灾后重建工作符合自然规律、历史规律、发展规律,实现和谐发展。

3.慢一步的遗憾告诫我们,灾后重建要运用好创新思维。抗灾中,慢一步而导致历史遗憾的事例举不胜举。过去推进危房改造、建新拆旧工作时,往往建新房很快、拆旧房工作滞后或者干脆没落实,甚至对危险地段该搬迁的居民迟迟不搬;结果在洪灾中,这些旧房全部成了隐患,造成了原可避免的损失。遗憾在不断警示我们,要充分用好创新思维,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比如从宁乡来看,我们建设集居点能否大胆创新、步子再迈大一些?试问为群众解决好住房问题会有什么错?惟有改革创新,才能多出经典、少留遗憾。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我们要充分汲取经验教训,把改革思维运用到灾后重建上,立足于社会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做到当前与长远结合、恢复与发展结合、治标与治本结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三、要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进而让群众灾后能生活得更好

将改革落实到灾后重建行动上,就是做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各地各部门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看准时机、找准位置、定准目标,适时把握改革切入点,科学安排改革项目,合理确定改革预期。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改革工作:

1.以集居点建设为突破,探索西部山区就地新型城镇化之路。要精准定位,从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和“除险安居”的高度来推进农村集居点建设,始终把集居点作为党委政府向山区居民提供的公共产品。提升档次,要以居住小区、邻里中心的理念来建设集居点,注重完善水、电、气、网络和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增强集居点吸引力。严格选址,集居点要选在靠近集镇的交通便利位置,坚决避开次生灾害易发地段、避开行洪通道。完善政策,让百姓既能在集居点安居,又能确保原村权益不变、补贴不变、山田水土不变。要通过灾后重建,全面、彻底解决房屋受损居民的安全问题,探索出一条西部山区以集中居住为抓手、确保百姓安居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2.以“五水统筹”为主线,推动根治水患与生态修复同步建设。防汛抗旱,治水为先。要尊重自然规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根据宁乡相对独立的水系环境,以战略思维来科学统筹、同步推进“五水统筹”的建设工作,即:水安全、水生态、水资源、水文化、水景观建设。尤其要强化湿地的保护和建设,加快创建国际湿地城市,重点要系统性地在沩江流域建设若干湿地,加快推进沩江流域城区段的综合整治,迅速启动沩江防洪保安圈建设。要以系统思维来完善城区水系规划,综合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和“四溪一渠”治理,加快推动“引黄入玉”工程落地建设。

3.以土地合作经营为基础,促进农村改革向广度深度拓展。要围绕灾后重建主线,以推广土地合作经营为切入点,探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争取在深化土地改革、农业结构调整、盘活农村资产、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上下功夫、求突破。各个乡镇要充分借鉴贵州塘约村灾后思变的改革经验,针对被毁农田多、受损面较广、恢复难度大的现状,科学引导2个左右的行政村集中攻坚,大力开展互助合作,推广鹊山村土地合作经营经验,发展农村特色产业,逐步培育村级集体经济。具备条件的行政村更要不等不靠,主动改革,认真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扎实推动土地合作经营落地显效。

4.以提质管理为抓手,全面深化城乡管理体制改革。抓住灾后由破到立的重构窗口期,进一步理顺城乡管理体制,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管理的难题。要进一步强化县城管委的职能职责,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全面抓好城区与农村全域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真正做到环境卫生管理全覆盖。要加快推动“三长制”落地显效,抓实落地“最后一公里”;借鉴浙江经验,推动“河长制”深入人心,推动责任落实落地,形成长效机制;要参照浏阳做法,进一步理顺完善“路长制”管理机制,加快“路长制”全覆盖步伐;要结合集居点建设,以“片长制”落地为抓手,同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新打造一批特色示范村庄。

5.以共建共享为目的,探索改革民生事业建设方式。只要是群众的正当需要,就要通过改革来尽量满足,真正做到群众有所盼,改革就要有所干。要立足大短板的发现、大数据的分析,谋划大动作、大改革。要改革民生事业建设方式,建立完善“群众点菜、政府买单”民生事业建设机制,引导群众参与灾后重建,迈出主动参与的第一步,跳出“政府出了钱、群众不买账”的怪圈。要着力推广农村道路建设“政府投料、群众投工”做法,探索灾后重建过程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工代赈、群众投工投劳新机制;特别是水毁工程修复、集居点建设、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等工程要探索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更多地吸纳灾区群众投工投劳。

灾情就是改革的动员令、冲锋号。我们要把灾后重建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项目、最大的民生工程狠抓落实,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将改革落实到灾后重建行动上,以敢涉险滩的担当、舍我其谁的魄力、勇攀高峰的耐力将灾后重建的改革进行到底,加快夺取灾后重建新胜利。

关于我们|人才招聘|网站声明|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2012 宁乡沪农商村镇银行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沪ICP备06030408号-2 服务热线:4009962999 网站支持IPV6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