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为提升宁乡经开区生态环境竞争力,经开区环保分局不断探索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管理新模式,加强了“互联网+”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提升政府职能,强调绿色驱动发展,搭建精细化环境保护管理服务平台。该局通过规范排污口建设、完善管网等基础设施、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建设综合信息平台、建立环境风险预警系统等“智慧环保”系统工程,实现对园区企业生产排污全过程动态监控,完善园区环境信息统计和报送,通过对环境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置和共享,构架了一个智能型环境保护体系。
据经开区环保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对生产企业排污过程的动态监控。一是规范排口整治,紧扣工作重点。通过对园区21家涉水企业的规范化排污口建设,要求企业排污口设立排污标识、标明排口坐标、排污总量以及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等污染物排放信息,明确相关负责人。基本上落实了企业主动公开排污信息的主体责任,做到了开放和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对园区的重点涉水企业尤其是涉重金属企业的监管力度,强制要求企业针对其特征污染因子安装在线监控,进行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目前已经有14家重点企业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并完成了仪器设备的调试和对比,接下来将组织验收。对于以后进驻的相关企业,都会明确要求,涉水企业必须规范排污口建设,环境影响大的必须安装在线监控。二是强化技术支撑,提升监控水平。根据在线监控配套建立了监控平台,依托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网络平台,实时传输监测数据,发送预警信息,同时结合企业的地理信息,基本实现通过空间界面来掌握企业排污情况。现在在线监控平台除了企业的监控数据之外,也在不断地完善园区企业的基础信息,包括生产工艺、产品、主要污染物以及相关行政审批信息等,在尝试如何有效整合国控企业监控数据和排污申报系统,简化工作。在探索加强与园区能源监控系统的融合,试图通过多角度多层面掌握企业的运行情况,分析企业的排污情况。三是完善基础设施,防范环境风险。园区在不断加强完善地下排污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了园区雨污分流。去年对园区189家企业排污口、园区地下管网以及企业排口与管网的连接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查,绘制出了一张精细的排水管网图。这样我们不仅可以杜绝偷排行为,也有利于我们掌握污水的走向,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时能够积极应对,堵源截流,防治扩散。在污水治理方面更是大手笔,县城污水处理厂提质扩容,新扩建1万立方事故应急池,预计年底投入使用。规划经开区工业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量5万吨,已挂网招标,目前正在与几家投标单位进行协商谈判,5月完成招标开工建设,年底建成主体工程,实现管网对接。为解决农科园片区污水排放情况,经多方论证,明确了对双江口污水处理站进行提质改造,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废水处理技术,直接实行地表水四类标准。
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环保局将推进区域化管理,在纳污管网的主要节点安装设备,并且采取错时监测,防止企业针对监测的时间规律稀释偷排,也能在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时做到更快、更准、更有效。同时进一步完善平台管理。一是将电子政务平台行政审批系统的数据与环保监控信息平台的数据进行整合,建立一个系统的企业信息数据库,在现场执法中借助移动执法平台,便捷地查看企业环保手续办理情况,通过查阅电子环评资料,了解企业的产排污信息,提高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完善电子政务平台,开设固废交易信息窗口,方便企业发布固废资源信息,促进企业间的资源共享,构建成一条完整的循环生态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