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官山村的官步桥,远远便看到了海拔970米的扶王山,扶王山脚下便是有着“状元故里”“理学源头”之称的“千年古镇”巷子口。沩水南源从扶王山西麓出发,向东流经龙田镇、沙田乡,后又折向北进入巷子口镇内,在集镇附近拐了一个弯,一江碧水继续向东流。
巷子口镇原名项氏口,传项羽垓下兵败,自刎于乌江,项氏族人其中一支为避难辗转湖湘,隐居于此,故名项氏口。后来,项氏后人思念故土,纷纷携家带口重返江东认祖归宗,“项氏口”就没有了项氏人士的存在。到了北宋初年,“项氏口”演变成为“巷子口”,流传至今。
引得娃娃鱼频现
2018年12月的一日下午,天气寒冷,一声如同婴儿啼哭般的声响打破了直田村的宁静。
“下午3时左右,我在河里发现一个长有四条腿的的‘怪物’,爬得很慢,我就捞了起来,还蛮重的。我儿子看到马上告诉我说这是野生娃娃鱼,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发现野生娃娃鱼的是直田村24组村民王虎溪,他马上拨打了村支部书记廖腾蛟的电话。
经测量,这条野生娃娃鱼长72厘米,重2.3公斤,估计年龄在6岁以上。因天气寒冷,娃娃鱼属变温动物在本地找不到合适放生的地方,2018年12月25日下午,在当地村干部、市水产渔政监督管理站工作人员的接力递送下,这条娃娃鱼被送到长沙,由相关单位采取妥善措施保护了起来。
无独有偶,记者了解到,发现野生娃娃鱼并非是巷子口镇的第一次。2015年8月,该镇狮冲村村民在一条小河中发现一条长73厘米、重2.1公斤的野生娃娃鱼;2017年和2018年分别发现了体重1.5公斤、2.3公斤的野生娃娃鱼;2019年5月、6月又分别发现了长约1米重5.6公斤、长0.9米重4.1公斤的野生娃娃鱼。
野生娃娃鱼为何频频出现在巷子口镇域内呢?
渔政专家表示,娃娃鱼对生活环境的水质要求很高,它们频繁出现在巷子口镇各条溪流之中,这和当地的环境保护、治水护水工作密不可分。
据了解,2018年该镇圆满完成我市下达畜禽退养、改厕工作任务,集镇污水全部接入了污水处理厂管网,全镇10个村(社区)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实现全覆盖,5个村成功创建长沙市垃圾分类减量示范村,从源头杜绝了规模养殖、生活垃圾、污水直排给河流带来的污染。
2018年,在全镇范围内共安装各类大小警示牌140块,开展41次打击非法采砂洗砂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400余人次,共查扣各类设备20台、车辆41辆,拆除洗砂设备11套,复绿5处、约10亩,非法采砂行为基本绝迹。
10个村(社区)将河道保洁工作纳入保洁员日常工作考核,通过日常巡查,保证全镇水体不受污染,相关主干渠清淤治理工作全面完成……河道逐渐恢复成岸绿水清。
“这些年,我们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重点打击河道采砂行为,安排专人负责河道保洁。在全镇的努力下,沩江水逐渐恢复成儿时的模样,水流清澈,鱼虾成群,连娃娃鱼都经常能见到了。”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周铁军说。
爱水护水
青山绿水还复来
狮冲河发源于巷子口镇狮冲村九折仑山腰中,这里一汪碧水深不可测,名为“白水洞”,周围林木青葱,怪石林立,人迹罕至,有名的“白水洞瀑布”就位于此处。“遥看瀑布挂前川”,终年流泉白瀑飞流直下,水雾缭绕,苍松茂竹,满目青翠,锦绣田园风光尽收眼底,宛如仙境画中游,美不胜收。
烈日西斜,一村夫走在田埂上,黝黑的皮肤与绿油油的稻田相映成趣。迈过河堤,他走进了狮冲河中,洗净手脚、锄头,再俯身手捧河水痛快地洗了一把脸。
“小时候河里有很厚的一层砂,一到热天我们就泡在河里捉鱼洗澡,很好玩。”洗完脸,直田村26组村民谢望东和记者聊了起来。据介绍,10多年前,村里有村民添置了挖砂设备,打起了河砂的主意,挖掘机、农用车直接开进了河里。几年下来,河道被挖得千疮百孔,清澈的河水变得污浊不堪,河堤多处遭到损毁,当地村民再也不敢下河了。
“这两年好很多了,水又变清了,看得到鱼虾。我们干完农活,到河里洗把脸,沿着河堤散散步,特别舒服。”谢望东告诉记者,镇里取缔了河边的砂场,加强了监管,又安排了保洁员随时对河道进行保洁,“再过一段时间,沩江河肯定能恢复成小时候的模样。”谢望东的话语里充满了信心。
“定期有人来河里、村里收捡垃圾。以前偶尔还有人把死猪死鸡扔进河里,但马上就有人来打捞清理走。通过宣传治理,这种现象再没有出现了。”龙田镇石屋村22组村民彭志安告诉记者,他家与巷子口镇金枫园村相邻,在沩江河边有近5亩稻田,还栽种了红薯、绿豆、青皮豆等作物,灌溉用水全部来自沩江水,沩江的变化他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一群鸭子欢快地游过集镇狮子桥下面的易公河河段,追逐着河里的鱼虾向上游而去,一队“蓝马甲”出现在了它们的身后。
“今年7月份成立‘百姓河长’队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已组织巡查河道、山塘水库8次,组织公路沿线、集镇大扫除2次,从最初的14名‘百姓河长’发展到如今共有145名志愿者。”该镇环保站站长、百姓河长、66岁的退休教师李关初介绍,8月5日,全镇所有志愿者、部分村民从与沙田乡接壤的莲花村开始,对全镇大小10条河流开展净滩行动,令所有河道洁净如新。“水要清,山要绿,河里要干净。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共同保护河流,保护自己的家园。”李关初呼吁。
山好水好
特色果蔬产业兴
看着自家120亩果树挂满沉甸甸的果实,皮肤黝黑的黄鹤村黄桃种植大户孙福清笑得合不拢嘴:“现在成熟的黄桃有近8万公斤,之前一个星期通过政府、合作社、电商、顾客上门采摘、自己联系客户等渠道,已经卖出了5万公斤。”
据孙福清介绍,2013年他投入全部积蓄承包了120亩山地,依靠一方好山好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试探着发展水果种植。经过辛苦劳作,3年后果树挂果,2018年为他带来近70万元的收入。
尝到了黄桃的“甜头”,孙福清更是充满了干劲,2018年通过村里的土地流转,他又承包了200亩土地全部种上了黄桃果树,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种植大户,带动当地5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增收。
“巷子口镇山多田少,山地面积近8万亩,水资源丰富,水质好,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发展特色水果产业,目前我镇有黄桃2000多亩,今年收获黄桃将达到45万公斤,李子1000多亩,猕猴桃350亩,脆枣200亩,红心柚300亩,通过抱团发展,把巷子口镇打造成为四季有花、四季有果的特色水果小镇。”周铁军介绍。
据了解,该镇除了特色水果产业,还有农田25000亩。目前已引进湖南良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种植优质稻面积超过6000亩,正在全力打造宁乡大米新名片。
2013年成立的科鸿蔬菜专业合作社,在官山村、巷子口社区等区域大力发展蔬菜种植,2017年聘请农户70人,让农户通过土地租赁分红的同时,还实现工资性收入共110余万元。2018年,该合作社在狮冲村培育2000亩辣椒苗,为种植户提供种苗、技术、销售于一体的服务。该合作社通过带动周边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参与蔬菜种植,扩大种植面积,提升蔬菜品质,打响高山生态品牌知名度。
亲历者说
我叫廖克文,今年62岁,巷子口镇金枫园村人。28岁开始担任村干部,6年前当选为村支部书记。
沩江南源从龙田牛厂里发源,右边往沙田乡,左边到巷子口镇。我家住的地方,就在沩江南源从龙田流入巷子口镇的交汇处。小时候,我和小伙伴经常来这里捉鱼、游泳、放牛、割草。那时候,这里的水清澈见底,可以清楚地看到鱼儿游来游去。我们玩累了,口渴了,就用手在河里捧了水直接喝。那时河边的草也非常茂盛,我们放牛,可以让牛随意地在河边走几公里,吃得饱饱的,然后我们一边跟着牛走,一边割草。
后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河岸两边有了熟食品厂和采石厂,这些工厂对河流造成极大污染,水不清了,岸不绿了,孩子们也很少来河边玩了。不过,近几年来,政府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河道的保护,将所有的熟食品厂都关闭了,采石厂也停了,绿水青山又慢慢地回来了。现在,村上安排了一个保洁员专门负责河道的清理,村民也都养成了不往河道乱扔垃圾的习惯,经过河边,看到有垃圾,也都会主动捡起来。村里党员会、组长会,都会三令五申地提出要保护好水源,为子孙后代造福。
百姓心愿
“作为一名环保志愿者和百姓河长,经常带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开展各项环保公益宣传活动,唤醒更多村民的环保意识,为美化家园尽一份绵薄之力,我觉得非常快乐。”今年66岁的退休教师李关初是巷子口镇环保站站长、百姓河长。他说,河长制实行以来,让他对于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是每一个百姓河长的最大心愿。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之所以越来越多的河流守护志愿者自愿加入,我们的环保队伍也逐渐壮大,是因为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英明决策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拥护,我们也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的协助市委、市政府坚决打赢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李关初说,他只是做了他应该做的事情,他坚信,只要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决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的家园会变得更加宜居,更加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