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宁乡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农业部、省、市层层筛选,成功入围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记者了解到,宁乡将以“宁乡花猪”公共品牌为切入点,以全产业链为重点,采取猪-沼-粮循环经济模式,建成行业科技领先、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近年来,宁乡积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实施农业内部一、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战略,围绕高效设施农业规模化、生态休闲农业集聚化、科技创新农业载体化重点,高起点、高标准、快速度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建成了以宁乡花猪和优质稻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宁乡农业走出了一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的具有宁乡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调整升级
传统产业走出新路子
“宁乡花猪”公共品牌声名远播,是宁乡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结出的硕果。
近年来,宁乡花猪在坚持“土办法”传统养殖基础上,通过生态化养殖、“互联网+”等现代化元素,进一步完善了“保种、养殖、加工、销售”产业链建设,提高了产值和产品品质,打响了“宁乡花猪”品牌。宁乡花猪产业发展呈现出基础越来越牢、品牌越来越响、企业越来越大、营销越来越畅的良好发展态势。全县涌现了流沙河牧业、九月畜牧科技、楚沩香农业等一批从事宁乡花猪产业的龙头企业。“十三五”期间,宁乡花猪将实现出栏100万头,产值100亿元的目标,将宁乡花猪肉打造成中国高端肉类品牌。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宁乡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不是空口白牙,而是以一大批龙头企业为基础和支撑。目前,全县拥有国家级示范场5个,省级示范场8个。世界500强泰国正大,省级龙头企业佳和农牧、流沙河牧业、大龙畜牧、威宁农牧公司等一批核心养殖企业,均在宁乡县建有养殖场。2016年,全县生猪出栏200.58万头,存栏113.6万头,猪肉产量约16万吨,居全省第二。其中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场544家,宁乡花猪出栏量55万头;产业园内生猪年出栏38万头,其中宁乡花猪年出栏25万头。
流沙河牧业创建“提纯保种+养殖生产+屠宰加工+冷链运输+质量把控+品牌专店+终端零售”的特色品牌猪肉产业,建立生态化养殖模式和产业化经营链条,宁乡花猪实现了从无人问津到“一家养猪百家求”,其养殖基地2016年共计销售出栏10.8万头宁乡花猪。近年来,公司致力于开发低温熟食、肠衣等风味肉食品,拉长特色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目前已经研发并向市场推出了以“流沙河花猪”肉为原料的腌腊类、软罐头类、冻品类、生鲜类、火炼猪油、休闲类等六大类花猪产品。
为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公司投资1.8亿元,在金玉工业集中区建设宁乡花猪肉冷链配送及加工基地,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可投产,届时低温储存能力达2万吨、加工能力为5000吨。在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中,公司志在打造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公司整体新三板上市目标。
“生产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宁乡花猪’这一地标产品的树立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楚沩香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曾青华认为,要通过宁乡花猪、花猪肉深加工以及旅游等相关产业,真正做成惠及宁乡人民的百亿型产业,首先要确保每一个消费者购买到是真正的“宁乡花猪”。2015年,楚沩香农业成为头一批与麦咨达溯源体系合作的宁乡企业,以实力说话,进一步保障了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通过楚沩香农业,宁乡花猪畅销全国二十多个城市的麦德龙、平和堂等高端卖场,供不应求的现象常有发生。对此,该企业投资新建了一个存栏2000头母猪的产业园,建成后出栏生猪从当前的2万头增至5万头。
九月畜牧科技同样以“宁乡花猪”为拳头产品,在养殖方面利用远程控制、芯片监测等技术,全面实现“互联网+生态养殖”新模式。同时,该公司还致力于PC平台和手机终端网络游戏的开发,创新性融合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作整合推广,借助网络和物流,实现了“从农场到餐桌”的去人工化,创新了农业领域推广的新模式。去年,该企业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其中京东商城专卖和自有销售平台销售额占40%。公司负责人贺朝晖表示:“当前,公司正在与天猫、1号店、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进行接洽,网络销售是公司未来的主要阵地。”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产品。
依托资源禀赋,贴近市场需求,打转型牌,走特色路。宁乡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抓手,不断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加强体制机制、农业科技、支持保护创新发展,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效益、提升农产品竞争力,让农业实现从“量”到“质”的跃升,从“特”到“优”的迈进。
创新发展
新兴产业助力迈新阶
农业产业如何转型升级?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怎样才能再上台阶?破题,既需要勇气和胆识,更需要创新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无疑,园区是承载农业项目的最佳载体。在宁乡农科园,食品企业纷纷抢滩登陆,食品产业规模日益显著,直接推动产业集群效益的形成。2015年年底,宁乡农科园成功获得科技部批准成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从原料基地,到精深加工,到物流配送,到网络营销,再到电商平台,宁乡农科园在探索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上走在了前列,具备了明显的特色,示范带动效果日益增强。
绿色循环农业是宁乡农科园的一大实践成果。
“仅粪污处理系统就投资了700多万元,包括全自动的固态分离系统、清粪系统、净化系统等,处理能力达2700立方,处理后的水经检测可达农用水标准。未来我们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水肥一体化,为打造旅游观光农业打基础。”湖南优卓牧业通过种植→养牛→粪污→有机肥、沼气循环并存的生态农业模式,确保了奶牛饲料无激素和无农药。该企业董事长龚铁军告诉记者,牧场整村流转了双江口镇槎梓桥村2400亩土地用于牧草种植,通过全自动投料设备、全自动挤奶设备和全封闭的制奶装备,实现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关。企业自2014年落户宁乡农科园以来,已经建成了存栏量达2000头奶牛的观光型生态养殖场,位于园区的鲜奶建工厂一期已经在今年4月建成投产,其生产的鲜奶、酸奶等产品已经上市。
深加工,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宁乡花猪产业链条上,有个环节很关键,那就是屠宰、细分。
“猪杀得好不好是实现价值的关键所在,我们这儿可以将一头猪细分到180多个品类,可以说是将猪的‘杀’到了极致。”湖南现代资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易亮星向记者介绍道,该企业于2007年落户宁乡,是一家集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加工、产品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企业于2009年建成一条按欧盟标准设计的最先进的生猪屠宰、加工生产线,每年可实现屠宰加工生猪200万头。为配合宁乡花猪的产业发展,确保“宁乡花猪”的品质和品牌,公司还投资近400万元引进了最先进的激光灼刻技术,实现了产品可溯源、可识别。当前,该公司囊括了所有宁乡花猪的屠宰、分割,并通过其冷藏能力达3.5万吨的冷链物流进行交易。
靠单打独斗的农户,走粗放经营的老路,显然不可能调出规模、调出品质,更调不出效益、优势和品牌。当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必将是创意无限、“钱”景无限。
湘都生态农业以“生产宜业园区化、生活宜居社区化、生态宜游景区化”打造现代特色村镇,探索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实现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近年来,湘都生态农业将宁乡花猪以产业与旅游文化结合,打造小花猪主题农乐园,通过“花猪跳水”、“花猪游行”、“花猪快跑”等主题活动,将宁乡花猪与传统农学和自然教育相结合,提升文化内涵,丰富活动体验,2016年接待游客逾40万人次。2016年,湘都生态农业实现年销售收入5550万元,园区种植区保证了两季以上生产,蔬菜瓜果种植品种超过120个,保障了市场稳定供应。加工类产品已实现产品开发40多个,宁乡花猪销售达2万头。
产业“姓农”
农民腰包鼓起来
农产品在园区实现增值是好事,但更关键的是要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
周伯元是流沙河镇罘罳峰村人,今年49岁,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患有胃病等多种慢性疾病,长期靠药物维持,家中有两个女儿一个读大学,一个读高中。今年洪灾,周伯元屋后山体滑坡严重,直接经济损失达2万余元。幸运的是,他与流沙河牧业有约。“我现在喂了4头花猪,还有一个多月就能出栏,大概能卖8000元左右,可以缓解一下我的燃眉之急。”
近年来,流沙河牧业实施“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养殖户”模式,与农民合作社和养殖大户签订合同,采取“保底价收购+二次分红”模式,带动3000户农民养殖花猪,年户均增收5.5万元,实现精准扶贫,带动了1.2万人脱贫致富。
在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中,如何有序、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破解“有商无地”难题; 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的利益联结如何更紧密,广大农民群众如何才能不被现代农业所抛弃,并分享到发展现代农业的红利,成为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成败的关键。
在宁乡,不少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又享受土地流转带来的红利,通过大成桥镇鹊山土地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社,实现了“新农民”身份的转变。
“通过这个体系,农民增收将实现巨大的突破。”9月8日,在湖南卫红米业有限公司会议室内,就即将付诸实际的“现代粮食产业园综合服务体系”相关细节,负责人周正春正与村民代表紧张商议。据介绍,现代粮食产业园综合服务体系将以粮食加工企业为龙头,通过产业联动、体制创新的方式,将土地流转合作社、各类专业合作社等产业链要素进行有机整合,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实现专业化分工、一体化经营。土地流转后,农民将在土地租金分红的基础上增加效益分红、统一种植优质品种提质增效分红等五种分红模式,收入至少翻一番。
湘都生态农业园,通过“农地增值、农房创收、农村旅游、农业高效、农民致富”五个关键步骤,不断改善农民生活生产环境,让农户拥有土地租金、房屋入股、经营提成、一家一品、工资薪酬、零散务工等多种收入来源,带动农民致富。园区建设以来,直接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500人,间接带动就业近1000人,当地每户年平均增收28000元以上,间接带动就业人均年增收5000-8000元。近年来,公司对地方区域经济贡献包括土地房屋租金、人员工资、社保、税收、银行利息支出、管理运营费用等三年共计支出6060万元,其中2015年1793万元,2016年超过2400万元。
据了解,县委县政府将以此次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为契机,认真贯彻农业部、财政部的有关部署,从强化组织保障、加大扶持力度、加强科技研发、强化辐射带动、实施目标考核等方面发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切实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作出积极探索,为全国提供可供参考、借鉴和推广的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