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兴衰撞击着河流的胸膛,每一次脉动都化作一股浪潮。潮涨潮落间,历史与现实在这里激荡——
千年来,当谷粒沿河而下,稻菽清香成了两岸最鲜明的记忆。直至百年前,当工业文明开始冲击东方世界,楚沩之地仍安居一隅。
谁也未曾预想,浪潮奔涌至今朝,竟快似离弦之箭,势不可挡。
当沩水从一往无前的奔涌中抬起双眸,两岸已高塔林立,一个个项目平地拔起,一股股热浪扑面而来。
今年是我市“产业项目建设年”,楚沩大地,处处大道开阔,项目串珠成廊。仍在施工中的工地机器轰隆,已竣工的厂房崭新整洁。格力、三一、比亚迪、楚天、康师傅……一个个重大项目如雷贯耳;邦普动电、华自科技、润达智能、鹏博新材……一颗颗潜力“新星”星罗棋布。
宁乡,俨然以一座“制造业新城”的姿态,饱蓄动能驶入高质量发展的航道。
深谋远虑中
辟出一条必由之路
处在变局中的世界宛如一个巨大棋盘,要从中杀出一条坦途,不得不谨慎抉择,却又必须快速决断。此等棋局,既考验定力,又考验眼力。
纵观全盘,宁乡此时局势如何?
——主线明朗,脉络清晰。举“兴工”之旗帜,以制造业立市为根本,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打造生产成本最低的工业区。
——产业高地,星罗棋布。随着一批产业项目纷纷进驻,6 大优势产业链各有所长,两大主体园区呈现满园扩园之势。2019 年全市实施制造业项目169 个,投产60 个,完成投资198 亿元,同比增长25.3%(预计值)。
——兵强马壮,势头强劲。重大工业项目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投资100 亿元的比亚迪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投资50 亿元的格力冰洗生产基地、投资50 亿元的云轮科技等一批重大项目工程鏖战正酣。
今年7 月9 日,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深入宁乡园区调研时如此嘱托:“宁乡要以制造业立市,园区要以制造业立园。”
宁乡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周辉由此展开思考。他认为,这一论断完全契合宁乡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基础。因而,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都市圈区位和平台的承载优势,把制造业作为立市之基;切实把握县域经济及产业结构演进规律,把制造业作为立市之本;始终坚持以智能制造统领产业转型升级,把制造业作为立市之路。
如此,宁乡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更精准、机遇更宝贵、动力更强劲、责任更重大、使命更光荣。
思路如此,唯有实干出真知。可以预见,精妙布局下,新的力量正在酝酿。
主动作为中
走出一条担当之路
空谈无用处,落子见真章。
对于先天条件不算优越的宁乡而言,如何将企业请进门,并扎根于此?唯有主动作为。
11 月23 日14 时许,宁乡经开区金时科技项目现场,正准备去长沙开会的谢旭霞一脚踏进了仍是一片黄土的工地。这已经是她这周第4次来到这里,以园区项目服务第七小分队队员的身份,也是以一个参与者、呵护者的身份。
金时科技主营烟标等包装印刷品,总部在四川。自9 月3 日落地园区开始,项目的大小事务都落在谢旭霞身上。
“一个项目从落地到开建需要办理一系列手续,比起让人生地不熟的企业方来办理,不如交给我们代办。”谢旭霞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后面,是为期一个月的来回奔波。
项目注册、评审会、临时用水用电报装、临时板房搭建……谢旭霞以代办员的身份,完成了建设前的所有手续,企业完全无需参与其中。不仅如此,临时用水用电设备等费用也由园区承担。
“看着项目从无到有,慢慢成长,我们代办员也会产生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希望它能好好发展下去。”如今,项目虽已走入正轨,谢旭霞仍习惯常去工地看看。
在宁乡经开区,任何一个落地在此的项目都将免费享受这一服务--“无差别全程帮代办”。从2017 年施行至今,园区已有80 余个项目在代办员的手中完成接力棒,交由企业大展拳脚。
“为什么我们都愿意在宁乡创业,因为我们在这里已经深深感受到一个服务型政府的大格局。”湖南盛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伟告诉笔者,在对外考察投资时曾去过多个地方,最后选定在宁乡,就因投资政策及营商环境对企业有吸引力。
这并非一家之言。11 月19 日, 位于宁乡经开区的格力电器(长沙)大型中央空调项目投产。在仪式过后的长沙大讲堂专题讲座上,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坦言:“我为什么在长沙一期、二期、三期不断投,就是因为政府的诚信感动了我。”
她说,随着长沙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不再是企业家有困难主动找政府,而是政府主动上门服务企业,各部门的干部主动帮企业解决问题。
干部的满腔热情背后,既有严格的刚性要求,又有脉脉温情流淌。
市委副书记、市长付旭明要求做实以“抓调查研究、抓协调服务、抓难题破解,促项目建设、促企业发展”为主题的“三抓两促”经济服务活动,按照“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要求,推行“保姆式”“店小二式”服务,着力抓好审批提速、难题化解、政策落地。全市37 名市领导和56 家市直机关单位组成37 个工作组,联点帮扶70 个重大项目和79 家重点工业企业。
今年,宁乡经开区、宁乡高新区两个主体园区之间创新开展的“比干劲看项目、比服务看企业、比实力看贡献”的“三比三看”大竞赛活动,目的就是通过比和看,推动两个园区协同发展、争先进位,彰显两个园区主阵地、主力军作用,以齐头并进的姿态、不甘人后的斗志,抢抓新一轮产业项目发展新机遇,掀起新一轮产业项目建设新高潮。5 月份以来,两个主体园区共有91 个项目被纳入“三比三看”大竞赛活动,六大产业链预计全年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67.3亿元,同比增长19.8%,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7 个百分点。
主动作为下,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改革也随之而来。“无证明城市”“无收费园区”“无跑腿审批”的“三无城市”建设、“三先三后”审批、“三即”改革等系列接踵而来的举措,获得了企业家与投资者的交口称赞,预计全年减免税费11 亿元。
攻坚克难中
拼出一条奋进之路
640 亩土壤向天际蔓延,在吊塔起伏间,一栋栋厂房拔节生长。几个月后,这里即将筑起一座电池王国--比亚迪宁乡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就在半年前,这里仍是一大片荒山。今年4 月15 日,比亚迪确定落子宁乡高新区,这里讲迎来新生。短短13 天时间里,70 万立方米荒山荒田被夷为平整的土地,这一任务按照常规作业,需要2 个月才能完成。
发展之路,阻力重重。奋进之路,必非坦途!
这13 天时间,正值宁乡的雨季,是施工建设最艰难的季节。
然而,新客将至,扫道相迎的东道主诚意何在?面对重压,宁乡高新区选择举全园区之力,迎难而上。
在极为紧凑的时间里,这群干事者提出了“三天法”--“雨天当做晴天,晚上当白天,一天当三天”。
在甩开膀子往前冲的干劲中,也总结出不少管用的经验,比如在小雨天,把雨衣穿在身上,只管干下去。在大雨天,把雨衣穿在路上。待到雨停,路面未成泥沼,工程机械尚可通行,施工便不会耽搁。
当土地交到企业手中,比亚迪宁乡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负责人也惊叹于在泥泞黄土上驶出的“高新速度”!
推倒重来,固然难。从无至有,难上加难。
当速度被突破,当纪录被刷新,当“不可能”成为了“可能”……人们不禁疑惑,楚沩大地攻坚克难有何秘诀?
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邓新华如此总结:“服务项目不分大小,查办问题不留死角,解决难题不留钉子,企业满意服务至上。”
如此姿态,如此决心,怎不令人心潮澎湃。当项目会战奏起凯旋之声,当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袭来,当制造业立市的路径愈发明晰,我们从未如此自信地迈入下一段征程。
奋进之路,沩水仍在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