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飞草长春来早,柳暗花明好踏青。
在菁华铺乡陈家桥村,千亩油菜花随着和煦春风起伏,让徜徉花海的红男绿女陶醉其中。而拨动游人心弦的,除了恬淡惬意的田园风光,更多的是乡村振兴带给这个昔日穷山村的变化,漫步村间目光所及,一栋栋新建的农家院落别致典雅,一条条黑亮平整的沥青路联组到户,一个个小型生态停车场让人心情畅快……
令人诧异的是,这儿几乎看不到农家常见的围墙,和谐幸福的乡村美景可以一览无余,美丽屋场里拉家常的大婶笑语盈盈,小孩子嬉戏着从张家房前跑进李家屋后。
“围墙打开了,心也更近了。”3月7日上午,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来到宁乡市调研经济社会发展,她走进陈家桥村,为党员带头拆除围墙、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点赞。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如何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实现“蝶变”?记者近日再次走进陈家桥村,希望能够从亲身见闻中寻找答案,更希望能够探究到助力乡村振兴的正能量。
党建引领
拉开变革的帷幕
村情之变:曾经穷山村“山多田少是哭形”,现在幸福生活来敲门
“真的没想到,咱们陈家桥人的幸福生活,这么快就来敲门了!”在村民的记忆里,这个被附近村民戏谑为“有女不嫁陈家桥,山多田少是哭形”的小山村,几年前还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如今已是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长沙市两型示范村、长沙市垃圾分类示范村等多项荣誉加身,正朝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大步迈进。
“陈家桥村的发展和变化,关键是有一个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强的党总支和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领头雁。”菁华铺乡党委书记一语中的,揭开了山村巨变的奥秘。
近年来,菁华铺乡党委、政府以党建为引擎,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群众主人翁意识,同时以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村文明进步、农民增收致富,建设富裕美丽幸福之乡。
一个党员可以影响一帮人,而村党组织作为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头雁”,一位好书记对一个村的发展至关重要,群众切实感受到身边变化,就会积极参与到共建共治共享中来。
2014年3月,在外从事建筑行业颇有成就的黄某,通过选举成为陈家桥村党总支书记。当选之日,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对全村百姓庄严承诺:“既然大家选了我,我就踏踏实实做点事,而且不做则已,要做就做好!”
上任之后,黄某东奔西跑争取资金,还清了村上的陈年旧债。2016年,在他的提议下,陈家桥村成立了土地专业合作社,通过租赁承包、土地入股等形式,盘活370户村民闲置土地2400余亩,用于大力发展种养业,建设打造了2000亩油菜基地、2100亩水稻基地、500亩蔬菜基地和1000亩的水果基地。
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为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2018年至2020年,陈家桥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连年倍增,2020年突破110万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不等不靠
美丽屋场自己造
村景之变:曾经村道泥泞人车难行,现在拆除围墙邻里和睦大家庭
“只有先把基础设施建设好,村子的发展才会越来越好。”这些年来,黄某带领支村“两委”、党员和村民一起自主筹资2300余万元、筹劳15500余个,使村道硬化由15公里扩大到71公里,全村公路硬化入组率达100%,入户率达98%,村级主干道全部进行亮化、黑化、绿化。同时,大力推进“厕所革命”,2019年改厕553座,全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100%。
“以前村道破损泥泞,有些地方小径逼仄,村民打趣说‘挑担柴就过不去’,现在家家户户都可以进小车。”最令村民们自豪的是,陈家桥村率先整村推进美丽屋场建设,各家各户主动拆除围墙,男女老幼纷纷出工出力,不分贫富掏出积蓄支持建设,鸟窝山、楠竹山、木家湾、皂壳湾、棋楼湾、易家湾、花沃湾等美丽屋场陆续建成,好似一颗颗珍珠散落在乡间,整个村庄看起来就像一个大花园,让村民乐享美丽乡村的甜蜜果实。
“我主动把围墙拆了,让自家花园与美丽屋场连成一片,既方便邻里乡亲,又增加了观赏性。”杨某是一家建材公司老板,为了支持美丽屋场建设,主动拆除150余米的私家围墙,还先后为美丽屋场建设投入近60万元。
一开始,想到建墙时花了几十万元的大价钱,妻子坚决不同意拆除。趁着妻子一次外出,杨某迅速喊来挖机推倒围墙,妻子回来一看心痛得直掉眼泪。杨某安慰道:“以前围墙里面是小家,现在打开围墙,外面就是我们的大家!”
“住了几十年的老地方,将旧貌换新颜,这是件大事、喜事!”82岁的孟某是一位老党员,听说家门口要建设美丽屋场,他无偿提供自家的鱼塘作为生活污水处理用地。村部组织以户为单位捐款时,原本年满80岁的老人可免,他却毫不犹豫地捐款5000元。
党员做示范,带着群众干。记者走访了解到,在乡村党员干部的广泛动员下,陈家桥村500多户村民没有人伸手要一分钱补偿,主动配合拆除了自家院落、果园、菜地的围墙,运送建筑垃圾的四轮货车足足拖了100多趟,同时还拆除一些棚棚架架,将鸡鸭圈养起来。
在美丽屋场建设当中,乡亲们主动清理撒落在公路上的泥土,一天几次给建设中的水泥硬化地段进行湿水。更令人欣慰的是,开阔的庭院拉近了人与人之间心的距离,邻里之间以往发生过的口角不快,甚至几家老死不相往来的陈年积怨,都在共同建设家园的汗水中得到化解,双方一笑泯恩仇。一位村民坦言:“现在是党员喊得应、群众跟得上、人人干得好,大家喊做工就做工,说出力就出力,形成了一个好氛围。”
鸟窝山组村民杨某和周某的房屋前后相邻,早先两家关系还不错,而多年之前的一次建设换地,引发了土地矛盾贻害至今,两人对于地界划分各执己见,就连地上树木花草的归属都纠缠不清,造成两家人形同陌路。
在美丽屋场的建设过程中,通往周某家的一条必经之路被纳入改造工程,这条路原来宽不足两米,小车根本没法通过,计划拓宽到4米以上。可是,路基边上有一排10多棵茶叶树,是杨某多年种植的,每年采茶也是一笔收入。
积怨难解,施工受阻,如何是好?关键时候还得党员顶上。作为陈家桥村第三党支部书记的杨某,带着鸟窝山组党小组长,三番五次上门沟通,慢慢地解开两人心结。
“我是男子汉大丈夫,退一步又何妨?”终于,杨某思想的坚冰融化了,主动将10多棵茶叶树移栽他处。很快,拓宽到4米的沥青路拉通了,走亲访友的小汽车第一次开到了周某家门口。手和手握到了一起,心中怨气消散无踪,两家人又和好如初。
今年以来,宁乡市启动党员干部“四联五到位”民情大走访工作,更是给陈家桥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动力。前不久,一段“乡镇干部当红娘,建筑垃圾找婆家”的故事被当地百姓津津乐道。
一个山村
出了两位“大砌匠”
村民之变:曾经村民迫于生计出门当泥瓦匠,现在返乡成为新农人
“以前村里的后生伢子,由于穷乡僻野信息闭塞,眼界也打不开,只晓得学做泥瓦匠出门去砌墙,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一位村民回忆着说,现在新时代带来新气象,村里有手艺的年轻人纷纷当起了建筑老板,在建设家乡的事业中大展身手,还有很多成为了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助力。
值得一提的是,出生于陈家桥村的两位砌匠,去年分别荣获了全国劳动模范和省劳动模范称号。一个小乡村走出两个“大砌匠”,着实令人称奇。
获评全国劳动模范的孟某是一位80后。1999年,他拜师同村泥工师傅彭师傅,踏上了砌匠生涯,上浆、压砖、对线、刮浆……同样的动作每天重复千遍,他从不叫苦喊累。2004年,他加入湖南海通建设有限公司,从建筑“游击队”成为“正规军”。2018年9月,他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砌筑工决赛,获得总分第3名的好成绩,为湖南队夺取一等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孟德良也成为长沙建筑业界的“砌筑状元”。
60后的黄师傅,则在去年获评省劳动模范。在村民眼中,黄师傅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居功至伟,而他却以一番平和谦卑的口气告诉记者:“我是砌匠师傅出身,深深懂得要想住大房子,必须要从一砖一瓦开始,专心仔细才能建得好。”
如今,两位大砌匠的故事,已经在宁乡家喻户晓,激励着陈家桥村的人们树立起自强不息的信念,在发展生产、建设家乡的事业上铆足劲、加油干。
美丽乡村建设,更是吸引了外出谋生的游子目光。近年来,菁华铺乡农田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热火朝天,水利灌溉系统联网成片,为农业生产和农业调整转型筑牢基础,越来越多的老乡选择回村创业,当起快乐就在家门口绽放的新农人。
目前,陈家桥村油菜花长廊已是远近闻名的标志性景观,即将举行的油菜花节预计成为网红旅游打卡热地。等到金色花海谢去,饱满的油菜籽榨出浓香,肥沃土地将被翻耕种上优质稻,又会呈现一幅“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的美丽画卷。
……
《史记》有云:“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兴党,重在基础。而做靓社区(村)这个最小单元,之于治国理政而言,就像畅通毛细血管对于保障身体机能的作用,可谓基础中的基础,根本中的根本。
“最小单位就要做到精细,没有精细管理就没法支撑我们长沙这个省会城市……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繁荣乡村产业,强化乡村建设,打造更多‘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在“新春第一会”——长沙市奋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决策者为如何做靓社区(村)指明路径。
走读陈家桥村,或许能给“做靓社区(村)”找到一个现实践行的美好注脚。
“干好工作的关键是要凝聚精气神,乡村振兴也是这样,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在鸟窝山屋场的村民会上,乡村干部和村民们围坐一圈共商乡村振兴之策,黎某的一席话引得乡亲们频频点头。
“永远跟党走,生活有奔头!”“只要干群同心一起干,咱们鸟窝山也能飞出金凤凰!”……憧憬着更加美好的未来,乡亲们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欢声笑语飘扬在希望的田野上。